
09年政府計畫用差不多七百億,即全香港每位市民平均夾1萬元,大興土木鏟走香港少數僅存的綠洲菜園村,興建一條上廣州只比現時交通快十分鐘的高鐵。全港民怨四起之際,原來政府09年也做了一件好事,就是落實(其實民間已經爭取了十幾年) 把全新界單車徑的經脈打通,由荃灣至屯門,屯門至元朗天水圍,再到上水,接駁現有的大埔至沙田,然後到馬鞍山至西貢,成為一整環繞新界82公里的網絡。將於2011年起展開,2014年起逐步落成,實在可喜。
單車代步為地球減碳之餘,又不像其他汽車噴出死氣,對環境空氣清新得多,你我吸入每一口空氣都是潔淨的,我想大家都對旺角令人窒息的空氣無法忍受吧,而且可促進市民健康。現在歐美國家政府都在提倡踏單車,環保意識甚高的市民也樂意響應。例如荷蘭的單車道路網就非常完善,市區有單車的專用道,佔全國道路總長度30.6%。美國一些大學亦會對學生提出支助,就是如果學生肯不駕駛汽車上學,學校會免費發放單車。有些中心城市為減少空氣污染,甚至禁止車輛,只准單車行駛。
圖解東西方人最大差異

試想每天踏單車,根本不需再額外去做運動,病痛也少了,更為這個算死草的政府省下龐大沉重的醫療開支。所以更應該擴展至九龍和香港島,香港有這麼多街道,又填海搞甚麼海濱長廊,搞一條環九龍環香港的單車徑不是很難的事吧。
不過全民齊聲叫好的計畫,總會有一些反智的人反對。
